生物医学工程
发布时间: 2021-05-29   访问次数:
7786

专业介绍

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1·Engineering,简称 BME)专业始于 2006 年招收四年制工科生。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交叉学科博士点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B类,省部级平台包括智慧诊疗技术及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现有江苏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多学科交叉学科,是医学与工程的桥梁,提升医学诊疗、研究手段,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方面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将临床需求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在临床医学工程、生物电子等前沿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维护管理的医工复合型人才

 

雄厚师资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目现有教职工19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7名,省特聘教授2名;师资博士后5人,常州医学中心博士后2人。

 

完备体系与资源

学系以“健康导向型”人才培养为宗旨,以2016年通过验收的江苏省级生物医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以2020年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等教学课题为导向,构建了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科研、实践、转化三协同创新平台;将医学知识技能与理工知识技能相融合,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育人过程相融合,将大学生单一学科、专业及方向的个体性实践活动与团体性创新创业活动相融合三融合;“多元认知、贯通实践、深度拓展”三阶段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3+3+3”医理工复合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学系教师主编/参编15部医理工融合特色教材,创建6门医理工融合特色一流课程。

 

学术水平与平台

学系建设了包括智慧诊疗技术及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22)、江苏省智能穿戴监护与康复器械工程研究中心(2019)、江苏省数字医学与3D打印临床工程研究中心(2019)、中加健康信息与康复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022)和南京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2021)等在内的多个科研平台、转化平台和实验室,致力于智能穿戴式监护设备与系统、智能康复机器人、微纳材料与柔性传感器制备和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等方向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和省级项目13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4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究项目课题、江苏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项目(2项)等,总经费达3823万元。近五年,发表国内外科研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创新成果丰硕

生物医学工程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参与率达到100%,获得了“基于穿戴式心电信号的心肌缺血检测系统的研究”、“基于DR多特征选择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支持向量机自动分级研究”等7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项目。近5年,超过200多人次参加了各类科技竞赛,并获国家级奖项25项,省级奖项83项,获省优秀本科(团队)论文3篇,学生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SCI论文15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

 

美好前景

目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已有十五届本科毕业生。根据近三年《南京医科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近2届本科生应届毕业生毕业率达到100%,平均就业率超过96%,其中平均升学率超过到40%。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达到100%。深造学校包括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还有香港理工大学,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东京工业大学、莱茵兰大学、利物浦大学、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等海外高校。工作单位包括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无锡市人民医院、常州第一人民医院、苏州市立医院、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西门子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主要从事临床医学工程、医疗器械计量、医疗仪器开发、售后等工作进入医院的毕业生已有数十人获得全国十佳好医工荣誉,进入公司的毕业生逐渐成长为相关部门负责人。

毕业生薪资水平逐届上涨,毕业生市场价值体现较好。毕业生在行业内认可度高,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薪酬普遍高于平均毕业生平均薪资,毕业生市场价值得到了较好的体现。用人高校和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责任心、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综合能力和需求吻合度都深表满意。